戶稅
基本解釋
按戶征收的賦稅。 漢 代除收人口稅外,每戶每年須出戶賦二百錢。 漢 末 曹操 平 袁紹 ,定每戶征收絹二匹、綿二斤。 北魏 獻文帝 按民戶資產多寡征稅, 唐 宋 亦采用之。《新唐書·懿宗紀》:“﹝ 咸通 四年﹞七月……免 安南 戶稅、丁錢二歲。”《宋史·職官志二》:“戶部分掌五案:一曰戶稅案,二曰上供案,三曰修造案,四曰麴案,五曰衣糧案。”參閱《文獻通考·田賦三》。
英文翻譯
1.【經】 house hold tax; household tax
成語(Idiom):戶稅(hù shuì)
發音(Pronunciation):hù sh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民繳納的稅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戶稅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戶”指的是家庭或個人,而“稅”則表示繳納給國家的財政收入。戶稅指的是人民繳納的稅款,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之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戶稅這個成語主要用于描述人民繳納的稅款,可以用于政治、經濟、法律等相關領域的討論。同時,也可以用于描述個人或家庭繳納稅款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戶稅一詞最早出現在《尚書·周書·胙法》中,原文為“戶稅,民用之本也”。這句話意味著人民繳納的稅款是國家民生的基礎。在古代,戶稅是人民對國家的一種義務,用于維持國家的運轉和發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戶稅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屬于形容詞短語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政府依法征收戶稅,用于改善民生。
2. 他每年都按時繳納戶稅,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戶”字與家庭聯系起來,將“稅”字與財政收入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將戶稅與人民的義務繳稅聯系在一起,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關于稅收制度、稅收政策、財政收入等相關知識,以更好地理解戶稅這個成語的含義和背后的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每個月都要交戶稅,幫助國家建設。
2. 初中生:我們應該了解戶稅的重要性,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3. 高中生:戶稅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之一,對于國家發展至關重要。
4. 大學生:了解戶稅制度的運行機制,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國家財政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