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務
基本解釋
◎ 本務 běnwù
[one’s job] 本人的任務;本職業務;本來應盡的義務
學習是學生的本務
詳細解釋
(1).農事。《荀子·王制》:“立身則憍暴……之所以接下之人百姓者,則好用其死力矣,而慢其功勞;好用其籍斂矣,而忘其本務:如是者滅亡。” 宋 曾鞏 《上歐陽舍人書》:“推而行之,則末利可弛,本務可興,富且安可幾而待也。”
(2).本分事務;本分。《韓非子·詭使》:“倉廩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而綦組錦繡刻劃為末作者富。” 宋 蘇軾 《答張嘉父》:“示諭治《春秋》學,此學者本務,又何疑焉。” 宋 葉適 《呂君墓志銘》:“而其子孫既皆深於儒,寒苦自課,如未嘗富者,可謂知本務矣。”
(3).根本事務。《呂氏春秋·孝行》:“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而萬事之大紀也。” 漢 晁錯 《論貴粟疏》:“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 唐 張九齡 《上封事》:“諸若此流,盡為刺史,其餘縣令已下,固不可勝言,蓋甿庶所繫,國家之本務,本務之職,反為好進者所輕。”
成語(Idiom):本務(běn wù)
發音(Pronunciation):běn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本職工作或責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本務是指一個人應盡的本職工作或責任。它強調個體應該專注于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偏離自己的職責范圍,全力以赴完成自己應盡的義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本務常常用于鼓勵人們專注于自己的工作或責任,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擾。它可以用于工作場所、學校、家庭等各種場合,提醒人們專注于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偏離自己的責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本務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國。在古代社會,人們普遍有明確的職責和責任,尤其是在官員和士人的身份中,他們被期望能夠全心全意地專注于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因此,本務成為了一種重要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本務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本”是名詞,表示本職、本身的意思;“務”是動詞,表示從事、負責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牢記自己的本務,盡心盡力教育學生。
2. 領導強調我們要專注于本務,不要被其他瑣事分散注意力。
3. 她一直專心致志地做著自己的本務,從不抱怨或推卸責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本務”。可以想象一個人坐在書桌前,專注地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受其他事物的干擾。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本務相關的成語,例如“本末倒置”、“本性難移”等,以加深對本務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做好我的本務,爭取考上理想的中學。
2. 初中生:我要專注于我的本務,不被手機游戲所干擾。
3. 高中生:考試期間,我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學習上,做好我的本務。
4. 大學生:大學生活豐富多彩,但我要時刻記住我的本務是學習,不能荒廢了課業。
5. 職場人士:無論工作多么繁忙,我們都要專注于自己的本務,不被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