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芒
基本解釋
古代傳說中的主木之官。又為木神名。《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帝 大皥 ,其神 句芒 。” 鄭玄 注:“ 句芒 , 少皥氏 之子曰 重 ,為木官。”《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木正曰 句芒 。” 唐 張碧 《游春引》:“ 句芒 愛弄春風權,開萌發翠無黨偏。” 清 姚燮 《歲暮》詩:“救荒莫補書生策,默禱 句芒 驗土龍。”
成語(Idiom):句芒
發音(Pronunciation):jù m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犀利,能夠擊中要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句芒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句指言辭,芒指箭尖。句芒形容言辭犀利,能夠擊中要害,往往用來形容文章或演講中的精彩表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句芒常用于贊美言辭犀利、有力的文章或演講,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口才出眾、能言善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淮陰侯劉邦在一次演講中,用了一句非常犀利的話,擊中了對手的要害。這句話就是“句芒”。因此,這個成語就流傳下來,用來形容言辭犀利,能夠擊中要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句芒”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真是句芒,讓人印象深刻。
2. 這篇文章的句芒十分犀利,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句芒”想象成一支箭,箭尖非常鋒利,能夠擊中目標的要害。通過這個形象,可以更容易地記住“句芒”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言辭、演講相關的成語,如“口若懸河”、“辭不達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回答句芒,把老師的問題一下子擊中了要害。
2. 初中生:這篇作文的句芒鋒利,讓人讀后印象深刻。
3. 高中生:他的演講真是句芒,引起了觀眾的熱烈反響。
4. 大學生:他的辯論技巧真是句芒,讓對手無法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