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
基本解釋
(1).五座山。指古代傳說中東海的仙山 岱輿 、 員嶠 、 方壺 、 瀛洲 、 蓬萊 。《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州 、五曰 蓬萊 。”
(2).五座山。指 華山 、 首山 、 太室 、 泰山 、 東萊 。《史記·孝武本紀》:“ 中國 華山 、 首山 、 太室 、 泰山 、 東萊 ,此五山 黃帝 之所常游,與神會。” 三國 魏 曹植 《吁嗟篇》:“飄飄周八澤,連翩歷五山。”
(3).五座山。指中岳 嵩山 、東岳 泰山 、西岳 華山 、南岳 衡山 、北岳 恒山 。《后漢書·馮衍傳》:“疆理九野,經營五山。” 李賢 注:“五山即五岳也。” 唐 韓愈 《讀東方朔雜事》詩:“簸頓五山踣,流漂八維蹉。”
(4).五大佛寺。皆建于 南宋 。即 杭州 徑山 興盛萬壽寺 、 北山 景德靈隱寺 、 南山 凈慈報恩光孝寺 、 寧波 阿育王山 鄮峰廣利寺 、 太白山 天童景德寺 。
成語(Idiom):五山(wǔ shān)
發音(Pronunciation):wǔ s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中國佛教的五大名山,泛指名列前茅的山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五山”源自中國佛教的五大名山,即:峨眉山、九華山、普陀山、報恩寺和五臺山。這五座山地都是中國佛教的重要圣地,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因此,“五山”在成語中泛指名列前茅的山地,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領域中的頂尖、最高水平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五山”常用于形容某個領域或事物的最高水平或最具代表性的存在。可以用來形容某個行業中的頂級企業、某個領域中的頂尖人才,或某個賽事中的冠軍選手等。同時,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區的山脈、名勝景點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五山”的起源與中國佛教密切相關。峨眉山、九華山、普陀山、報恩寺和五臺山這五座山地都是佛教的重要圣地,各自擁有獨特的歷史和文化背景。由于這五座山地在佛教中的地位特殊,因此成為成語“五山”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五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沒有特定的固定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瑜伽技藝已經達到了五山之巔。
2. 這家公司在行業中可謂是五山獨尊。
3. 這個景區的美景堪稱五山之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中國佛教的五大名山進行聯想來記憶成語“五山”。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五座山上齊聚一堂,感受它們的雄偉和神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了解中國佛教的五大名山,探索它們的歷史和文化。此外,還可以了解其他領域中的“五山”,如五大港口、五大湖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五山之中,峨眉山最高。
初中生:他在學校的籃球隊是五山之冠。
高中生:這個音樂學院是五山之首的培養人才的地方。
大學生:這家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可謂是五山獨尊。
成年人:這座城市的美食堪稱五山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