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身
成語(Idiom):施身
發音(Pronunciation):shī s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主動投身,積極參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施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施”意為主動行動,做出努力;“身”意為個人的身體或行動。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積極主動地投身于某個事物,積極參與并付出努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施身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勇于承擔責任,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為他人或社會做出貢獻的行為。它可以用來形容個人在工作、學習、公益事業等方面的積極參與和付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施身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之一,他在戰國末年起義反抗秦朝統治。在一次戰斗中,項羽的部隊受到了強大的敵人的圍攻。項羽為了激勵士兵,親自沖鋒在前,施展個人的勇氣和力量,最終取得了勝利。這個故事成為施身這個成語的來源,形容了一個人在困難面前勇往直前,積極參與并付出努力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施身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施”和名詞“身”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社區工作中施身有余,為居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
2. 她畢業后選擇了加入非營利組織,施身于公益事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施身這個成語:
1. 將“施”字與“實施”相聯系,表示主動行動。
2. 將“身”字與“個人身體”相聯系,表示個人的參與和付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歷史故事和人物傳記來進一步了解施身這個成語的背景和含義。此外,你還可以尋找其他與積極參與、主動行動相關的成語,擴展你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施身于環保事業,每天都會主動撿垃圾。
2. 初中生:作為班級的學習委員,我會施身于組織各種學習活動,提高大家的學習效果。
3. 高中生:我計劃暑假期間施身于社會實踐,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提供幫助。
4. 大學生:我希望能施身于科研領域,為人類的科技進步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