樛盤
成語(Idiom):樛盤
發音(Pronunciation):juē p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傾斜或歪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樛(juē)是一種用來托住物體的支撐物,盤(pán)是指托住物體的平面。樛盤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歪曲或傾斜的結構。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事物的傾斜或歪曲,常用來形容言行不正或道德敗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的言行不正直或道德敗壞,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歪曲或傾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樛盤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魏世家》中。故事講述了魏國的大夫田喜,他得到了一塊金玉,但他為了不讓別人知道這塊金玉的價值,就將它放在了一個歪曲的木盤上。后來,有人看到了這個歪曲的木盤,就以為里面裝的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沒有搶奪。這個故事成為了樛盤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樛盤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樛修飾了名詞盤。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的品行太差了,完全是個樛盤之徒。
2. 這個論點站不住腳,是個典型的樛盤論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樛盤想象成一個歪斜的木盤,用來托住一個歪曲的物體。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樛盤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成語的故事和用法,可以閱讀《成語故事大全》等相關書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文批改得很嚴格,我覺得老師是個樛盤。
2. 初中生:這個公司的財務報表被證實是樛盤,涉嫌財務造假。
3. 高中生:這個政治家的演講充滿了樛盤言論,不值得信任。
4. 大學生:網絡上充斥著各種樛盤的言論,需要保持批判和理性思考。
5. 成人:我們不能接受樛盤的行為,應該堅持正直和誠實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