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案
成語(Idiom):詩案
發音(Pronunciation):shī 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寫詩作詞的地方,也比喻文人墨客聚集的場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詩案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詩指的是文人所寫的詩歌,案指的是寫字的桌子。詩案原本指的是寫詩作詞的地方,后來也用來比喻聚集文人墨客的場所。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文人雅士聚集在一起創作詩歌、交流思想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詩案一詞常用于形容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可以用于描述文學沙龍、藝術展覽、文化交流活動等場合。也可以用于形容文人之間的交流、創作和互相啟發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明史·王守仁傳》中有一段記載,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他在荊州任職時,曾經邀請了一些文人墨客到他的詩案上相聚,共同創作詩歌。這個故事成為了“詩案”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天的詩社聚會就像一場盛大的詩案,各位文人墨客都帶來了自己的作品。
2. 這個文學沙龍是一個真正的詩案,讓我們共同分享文學的魅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詩案”想象成一個桌子上放滿了詩歌,文人墨客們圍坐在桌子旁創作和交流,這樣的場景很容易讓人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有關中國文學史的知識,學習著名文人墨客的作品和他們的交流互動。可以深入研究中國古代文學、詩歌和文化的發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詩社的詩案上,我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首詩。
2. 初中生:在文學社團的詩案上,我們一起創作了一本詩集。
3. 高中生:參加了一個詩歌比賽,我跟其他的文學愛好者們在詩案上互相交流創作經驗。
4. 大學生:在學校的詩社活動中,我們經常舉行詩案聚會,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思考。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