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厭
基本解釋
(1).不滿足;沒有限止。《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大夫多貪,求欲無厭。”《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鄒陽 ﹞乃從獄中上書曰:‘……﹝圣王﹞封 比干 之后,修孕婦之墓,故功業復就於天下,何則?欲善無厭也。’” 唐 屈同仙 《燕歌行》:“ 昭君 遠嫁已多年,戎狄無厭不復和。” 梁斌 《紅旗譜》八:“他貪得無厭的性子,隨著年歲的增長,更加殘忍了。”
(2).不厭倦;不厭煩。《荀子·非相》:“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勸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聽人之言,樂於鐘鼓琴瑟。故君子之於言無厭。” 楊倞 注:“無厭倦也。”《漢書·王莽傳上》:“﹝ 高皇帝 ﹞樂善無厭,班賞無遴,茍有一策,即必爵之。” 宋 蘇軾 《出峽》詩:“幽尋遠無厭,高絶每先上。”
不要壓迫或逼迫。厭,通“ 壓 ”。《老子》:“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高亨 注:“《説文》:‘厭,笮也。’‘笮,迫也。’厭即壓迫之壓。”
反義詞
成語(Idiom):無厭
發音(Pronunciation):wú y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滿足于已有的,貪得無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貪婪不知足,永遠不滿足于已有的東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于物質、權力或者其他方面的追求永無止境,始終不滿足的心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楊震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當時有一位叫楊震的官員,他曾經向皇帝建議過修建一座高大的宮殿。皇帝采納了他的建議,但楊震卻不滿足,又提出修建更加豪華的宮殿。皇帝感到非常憤怒,于是責令楊震寫下“無厭”兩個字,作為警示自己的標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厭是一個動詞+名詞的結構,其中“無”表示沒有,沒有滿足的意思;“厭”表示厭倦、滿足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財富貪得無厭,永遠都不會滿足。
2. 她的野心是無厭的,永遠都不滿足于現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無厭”與“無庵”進行類比,庵是佛教寺廟的意思,而無庵表示沒有庵寺,沒有歸屬,無限追求。這樣的類比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貪得無厭相關的成語,如“貪得無厭”、“無止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吃了一塊巧克力就想吃第二塊,真是無厭。
2. 初中生:他買了一部新手機,卻很快就想要更好的,真是無厭。
3. 高中生:他總是追求更高的分數,對自己的成績永遠不滿足,真是無厭。
4. 大學生:他工作不到一年就想要升職加薪,真是無厭。
5. 成年人:他已經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卻總是想要更多的財富和權力,真是無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