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舉
成語(Idiom):陳舉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 j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得意忘形,沉迷于自己的成就或優點,忽視了自己的不足或缺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陳舉”源于《孟子·梁惠王上》:“陳舉者,趙之樂正也。趙戲之曰:‘吾聞樂正有樂器,可得觀乎?’陳舉曰:‘可。’趙遂與之期于廟中。陳舉曰:‘寡人有一器,愿以觀乎?’趙曰:‘寡人愿觀之。’陳舉入,以瓦甕持盤,以瓢負器,執簋承豆,而走之廟中,曰:‘觀乎!’趙曰:‘舉也,夫子之器何獨爾小也?’陳舉曰:‘不然。臣將以是觀乎大夫也。’”這個故事中,陳舉拿著一些平凡的器物,自以為是很了不起的東西,炫耀自己的成就,而趙王則以此教訓陳舉,指出他只看到了自己的小聰明,而忽視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因此,“陳舉”成語的含義就是形容一個人沉迷于自己的成就或優點,忽視了自己的不足或缺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或方面過于自信,自以為是,忽視了自己的不足或缺點。也可用于批評那些自吹自擂,過于自滿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梁惠王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上一直陳舉,忽視了自己的不足。
2. 這個人總是陳舉自己的成就,不愿意接受別人的批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高舉著一個盤子,炫耀自己的成就,卻沒有注意到盤子上的瑕疵。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自恃”、“自負”等,來豐富對自我評價和自信心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班里總是陳舉自己的好成績,讓別的同學都覺得他很厲害。
2. 初中生:他在比賽中表現出色,但是他卻陳舉自己的優點,沒有看到自己的不足。
3. 高中生:他在學校里很受歡迎,但是他過于陳舉自己的才華,讓人覺得他有點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