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剔
成語(Idiom):刻剔(kè tī)
發音(Pronunciation):kè t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對細節要求非常嚴格,一絲不茍,毫不放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刻剔一詞由“刻”和“剔”兩個字組成。刻指雕刻,剔指剔除。刻剔的含義是對事物的細節要求非常嚴格,就像雕刻時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瑕疵,剔除掉所有的不完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刻剔一詞通常用來形容對工作、學習或生活中的細節要求非常嚴格,追求完美,不容許有任何瑕疵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刻剔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的《劉向傳》:“向性刻剔,即以法度為常,如魯司寇,以天下法度為己法度。”這句話形容了劉向對法度的嚴格要求。后來,刻剔逐漸演變成了對各種事物的嚴格要求的形容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自己的作品要求非常刻剔,每一處細節都要精雕細琢。
2. 這位老師對學生的作業要求非常刻剔,連一個錯別字都不允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刻剔的發音“kè tī”與“刻薄”發音“kè bó”進行對比記憶。刻剔強調對細節的嚴格要求,而刻薄則強調對人對待的刻意冷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一絲不茍”、“一絲一毫”等,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要求寫作文時,我會盡量刻剔,爭取沒有任何錯誤。
2. 初中生(12-15歲):為了提高成績,我對每一道題都刻剔地進行了反復推敲。
3. 高中生(15-18歲):對于自己的科研項目,我總是刻剔地進行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
4. 大學生(18歲以上):在找工作時,我對簡歷和求職信的內容都非常刻剔,力求做到完美無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