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況
成語(Idiom):阿況
發音(Pronunciation):ā ku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對權勢者或有錢人卑躬屈膝,奴顏婢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阿況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阿”表示卑躬屈膝,奴顏婢膝,“況”表示對人的尊敬和敬畏。阿況形容一個人對權勢者或有錢人非常低聲下氣,完全沒有自尊自愛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阿況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權勢者或有錢人時,表現得非常卑躬屈膝,毫無原則和尊嚴。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為了個人利益而不擇手段、完全沒有原則和底線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阿況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故事中,有一個叫阿況的人,他為了迎合權貴,不惜放棄自己的原則和尊嚴,一味地奉承和討好他人。這個故事通過阿況的形象,揭示了人們在面對權勢和利益時,常常失去自我,變得卑躬屈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阿況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阿”表示卑躬屈膝,奴顏婢膝,“況”表示對人的尊敬和敬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得到那份工作,對老板阿況得不得了。
2. 面對權貴,我們不能阿況奴顏,應該堅持原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阿況”與“奴顏婢膝”這個詞語聯系起來記憶。阿況的意思就是奴顏婢膝,形容一個人對權勢者或有錢人卑躬屈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等級制度和權力結構,以及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如“奴顏婢膝”、“卑躬屈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老師面前阿況得不得了,一點都不敢說話。
2. 初中生:為了得到班級的領導職位,他對同學阿況,變得非常恭敬。
3. 高中生:面對權威,我們不能阿況奴顏,應該保持自己的原則和尊嚴。
4. 大學生: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他對面試官阿況,甚至說了一些不實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