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瓢
基本解釋
指水瓢。古代常用以借指隱居生活。 唐 羅隱 《許由廟》詩:“高掛風瓢濯 漢 濱,土階三尺愧清塵。” 元 虞集 《仙游道士余岫云為從珠溪余隱士求得華山下黃茅岡一曲規作丹室喜而賦之》詩之二:“刀耕火種從茲始,雨笠風瓢便有餘。” 清 厲鶚 《同筠谷太虛上人游花塢諸精舍·溪飲庵》詩:“斸苔傍溪居,春來泉脈動。喧寂兩俱忘,風瓢聊可用。”
成語(Idiom):風瓢(fēng piáo)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pi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心思不定,變化無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風瓢”由兩個詞組成,其中“風”表示風向變化無常,而“瓢”是指瓢潑的雨水。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人的心思像風向變化無常,像瓢潑的雨水一樣不可捉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心思不定,變化無常,無法預測其行為或態度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決定問題或做事情時,常常反復無常,難以捉摸。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農夫在田地里勞作,突然天空烏云密布,大風吹來,雨水瓢潑而下。農夫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淋得濕透,他沒有及時躲避,也沒有預料到大風和大雨的到來,因此被人戲稱為“風瓢”。后來,人們用“風瓢”來形容那些心思不定、變化無常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為“風瓢”,沒有補充成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態度像風瓢一樣,一會兒贊成,一會兒反對。
2. 這個人真是風瓢,剛才還說要來,現在卻突然改變主意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的方式記憶。可以聯想到風的方向變化無常,而瓢潑的雨水也是突如其來的。可以想象一個人的心思像風一樣變化無常,像瓢潑的雨水一樣不可捉摸。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心如止水”、“一片冰心”等,來進一步豐富對人心思變化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態度像風瓢一樣,一會兒喜歡這個游戲,一會兒又不喜歡了。
2. 初中生:她的心思像風瓢一樣,時而喜歡這個歌手,時而又轉而喜歡另一個。
3. 高中生:他的態度變化無常,真是個風瓢。
4. 大學生:在做決定時,要避免像風瓢一樣,要穩定、堅定。
希望這個關于“風瓢”的學習指南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