踠踠
成語(Idiom):踠踠
發音(Pronunciation):wǎn w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行走困難或搖搖晃晃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踠踠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行走時步履蹣跚、搖搖晃晃的樣子。它通常用來形容人行走不穩定、腿腳不利索、步伐不穩等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踠踠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老年人行走困難、小孩學步時搖搖晃晃的樣子,也可以用來形容醉酒后行走不穩的形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踠踠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僖公二十一年》。故事中,齊國的公子重耳被迫流亡,途中經過魯國,拜訪了魯國的大夫子貢。子貢在接待重耳時,對他的行走狀態進行了評論,說他行走的樣子“踠踠”。這個故事后來就衍生出了成語“踠踠”。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踠踠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相同的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人走路踠踠,需要人攙扶。
2. 孩子學步時,踉踉蹌蹌地踠踠前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晃晃”、“踉踉蹌蹌”等詞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成語“踠踠”的含義和發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學習其他形容行走狀態的成語,如“蹣跚”、“跌跌撞撞”等。
2. 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成語的起源和故事,拓寬語言文化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學步時,走路踠踠的樣子很可愛。
2. 初中生:他喝醉了,走起路來踠踠搖搖晃晃的。
3. 高中生:老人行走踠踠,需要我們的幫助和關心。
4. 大學生:他踠踠地走進會議室,顯得很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