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
基本解釋
(1).謂一分為三。《左傳·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今天下三分, 益州 罷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清 唐孫華 《涿州懷古》詩:“三分 巴蜀 功成后,魂魄猶應戀故都。”
(2).指 三國 史話。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京瓦伎藝》:“ 霍四究 説《三分》, 尹常 賣《五代史》。”
(3).十分之三。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小姐盤夫》:“到如今,骨自道且説三分話,不肯全拋一片心。” 茅盾 《子夜》十七:“他們是不肯隨便放過的,況又有三分酒遮了臉。”
十份中的三份。《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七兮” 唐 孔穎達 疏:“此梅雖落,其實十分之中尚七未落,已三分落矣。”
英文翻譯
1.trisection
成語(Idiom):三分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f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將事物或情況分為三個部分,表示平分或分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分是一個多義詞,可以用于表示將某個事物或情況分為三個部分,也可以用于表示平均分配或分配權力、責任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分常用于描述對事物進行平均分配或分配權力、責任等的情況。在工作、學習、家庭等各個領域都可以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分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高祖本紀》中。當時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劉邦派人去找項羽商議分割天下的辦法,項羽提議將天下分為三分,劉邦同意了這個提議,并最終成功奪取了天下。這個故事使得“三分”成為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分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三”和“分”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商量好了,將利潤三分給合作伙伴。
2. 這個項目的責任將會三分給三個部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分”與平均分配或分配權力、責任等的情景聯系起來,形成圖像記憶。例如,想象一個圓餅被切成三份,每份都平均分給不同的人,以幫助記憶“三分”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分配、平均分配相關的成語,如“五分三廠”、“四分五裂”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歲):老師把糖果三分給我們班的同學。
2. 初中生(14歲):我們小組的任務是把調查結果三分給每個成員。
3. 高中生(17歲):學校將經費三分給不同的學科進行使用。
4. 大學生(20歲):我們團隊將利潤三分給投資者、員工和管理層。
5. 成年人(30歲):夫妻將家庭開支三分給家庭開銷、儲蓄和投資。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掌握“三分”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