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剎
成語(Idiom):孤剎
發音(Pronunciation):gū sh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寺廟或佛殿獨立,周圍無其他建筑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孤剎是由“孤”和“剎”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孤”表示獨立、孤單,而“剎”則指的是寺廟或佛殿。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寺廟或佛殿獨自矗立,周圍沒有其他建筑物的景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寺廟或佛殿周圍沒有其他建筑物的情景。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孤獨、孤立無援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唐代詩人杜牧的《寒食寄京邑兄弟》中的一句詩:“孤剎欹危石,寒松倚絕壁”,形容了一座孤零零的寺廟倚靠在陡峭的山石上,寒風吹拂著孤單的松樹。這句詩后來被引用為成語,用來形容孤獨、孤立的景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寺廟建在山上,四周都是茫茫的原野,真是一座孤剎。
2. 他在這座城市里感到很孤獨,就像一座孤剎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座孤零零的寺廟矗立在山上,周圍沒有其他建筑物,形象地表達了“孤剎”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學習更多與寺廟、佛教相關的成語,如“寺廟藏經”、“寺廟銅鐘”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旁邊有一座孤剎,很神奇。
2. 初中生:我喜歡在寒冷的冬天去孤剎里瞻仰佛像。
3. 高中生:他在新的學校感到很孤獨,就像一座孤剎一樣,沒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