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史
基本解釋
官名。 殷 代天官六大之一。主管祭祀、歷數、法典等。 周 代大體相同。《禮記·曲禮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鄭玄 注:“此蓋 殷 時制也。”《周禮·春官·大史》:“大史,掌建邦之六典。”
成語(Idiom):大史
發音(Pronunciation):dà s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大事的記錄或記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史是指大事的記錄或記載。它指的是對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或歷史發展進行詳細記錄和記載的史書。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對歷史事件的詳盡記載,也可以指代對某個領域或某個時期的全面了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大史來形容對某個事件或某個領域的全面了解。它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對某個領域的熟悉程度,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學科的研究深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史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史書。在古代,大事的記錄和記載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們可以幫助人們了解歷史的發展和演變。在古代,史書是由專門的歷史學家或文人撰寫的,他們會將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事跡詳細記錄下來,以供后人學習和研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史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大”和“史”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中國歷史的了解非常深,可以說是中國歷史的大史。
2. 這本書是對這個時代的大史,詳細記錄了這個時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古代的歷史學家,正在撰寫一本名為《大史》的史書,詳細記錄著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事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歷史感興趣,可以閱讀一些經典的歷史文獻,如《史記》、《資治通鑒》等,來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歷史的大事和重要人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讀歷史書,可以了解很多有趣的大史。
2. 初中生:老師說我們要學習歷史,了解國家的發展變化和重要事件,要讀好大史。
3. 高中生:我對中國歷史非常感興趣,希望能夠成為一名歷史學家,寫一本關于中國歷史的大史。
4. 大學生:我在大學學習歷史專業,希望能夠深入研究某個時期的大史,為中國歷史研究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