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釭
成語(Idiom):紅釭(hóng gēng)
發音(Pronunciation):hóng g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光彩鮮明,引人注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紅釭原指古代宮廷中的紅色燈籠,用以照明。后來,這個詞逐漸引申為形容人或事物光彩鮮明,引人注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物的容貌、氣質或事物的外觀等方面,表示十分亮眼、引人注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紅釭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周南·桃夭》中:“紅釭薦薦,白門寥寥。”這里描述了一個美麗而寂靜的景象,紅釭指的是宮廷中的紅色燈籠。后來,人們將紅釭引申為形容人或事物光彩鮮明,引人注目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身著一襲紅裙,站在人群中顯得紅釭一樣耀眼。
2. 這家餐廳的裝修非常精致,紅釭綠槿,十分漂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紅釭聯想為紅色的燈籠,燈籠亮麗奪目,引人注目,從而記住紅釭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人或事物亮眼、引人注目的成語,如“光彩奪目”、“熠熠生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戴著一頂紅色的帽子,像紅釭一樣鮮艷。
2. 初中生:他的演講非常出色,紅釭一樣吸引了全場觀眾的注意力。
3. 高中生:這幅畫色彩鮮艷,紅釭綠槿,給人一種活力四溢的感覺。
4. 大學生:這本書的封面設計紅釭四溢,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