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籍
基本解釋
商賈的戶籍。 秦 漢 時施行“重農抑商”政策,凡在籍的商賈及其子孫,與罪吏、亡命等同樣看待,都要服役。 漢 時又規定凡有市籍的商賈不得坐車和穿絲綢衣服,其子孫不得做官。 漢 晁錯 《守邊勸農疏》:“因以讁發之,名曰‘讁戍’。先發吏有讁及贅壻、賈人,后以嘗有市籍者。”《史記·平準書》:“賈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屬,皆無得籍名田,以便農。”《漢書·景帝紀》:“有市籍不得宦。” 隋 唐 以后,對商賈的政策與 秦 漢 時有所不同,但仍沿用“市籍”這一名稱。《隋書·李諤傳》:“以為四民有業,各附所安,逆旅之與旗亭,自古非同一概,即附市籍,於理不可。” 唐 劉禹錫 《觀市》:“遂遷市於城門之逵……肇下令之日,布市籍者咸至,夾軌道而分次焉。”
成語(Idiom):市籍(shì jí)
發音(Pronunciation):shì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籍貫或出生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市籍是指一個人的籍貫或出生地,通常用來指代一個人的出生地或原籍。這個詞語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的身份、背景和歸屬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市籍這個詞語可以在各種場合使用,特別是在介紹個人背景、身份證明或者討論一個人的歸屬感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市籍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小戎》中,意指一個人的出生地或歸屬地。在古代,市籍是一個人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人們通常以市籍來區分彼此的身份和背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市籍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市”和“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山東市籍,但在北京工作多年。
2. 她雖然出生在上海,但她的市籍是廣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市籍這個詞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個市場上,表示他的出生地或歸屬地就是這個市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的地理和人口統計信息,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市籍這個詞語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是北京市籍,我爸爸媽媽都是北京人。
2. 初中生:他的市籍是上海,但他在廣州長大。
3. 高中生:她的市籍是重慶,但她在成都讀大學。
4. 大學生:我的市籍是湖北,但我在上海找到了工作。
5. 成年人:他的市籍是香港,但他在澳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