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戒
成語(Idiom):登戒
發音(Pronunciation):dēng j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警戒、警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登戒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登”指登上高處,而“戒”則是指警戒、警惕。因此,登戒的基本含義是指在行動或決策時保持警惕,提高警戒意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登戒常用于提醒人們在面對重要的事情時應保持警惕,不要掉以輕心。它適用于各種場景,如工作、學習、生活等。當你需要提醒自己或他人不要忽視某些重要細節或風險時,可以使用登戒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登戒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班彪傳》中。班彪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歷史學家,他在傳記中提到了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將軍在攻打敵軍的過程中,因為沒有保持警戒而被敵人伏擊的悲慘經歷。這個故事成為了登戒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登戒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參加考試之前,老師提醒學生們要登戒,不要因為緊張而出錯。
2. 在簽署合同之前,雙方應該登戒,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確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登戒這個成語。想象自己站在高處,需要保持警惕,時刻注意周圍的情況,就像登高時需要警戒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想要更深入地了解登戒這個成語,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故事和其他與警戒、警惕相關的成語,如“居安思危”、“提心吊膽”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過馬路的時候,我們應該登戒,不要隨便闖紅燈。
2. 初中生:考試之前,老師常常提醒我們要登戒,認真復習,不要放松。
3. 高中生:在選擇大學專業時,我們要登戒,不要被別人的意見左右,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