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代
成語(Idiom):稀代
發音(Pronunciation):xī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稀有的時代,罕見的時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稀代是一個用來形容某個時代非常罕見、稀有的成語。它強調了這個時代的特殊性和獨特性,與其他時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稀代可以用來形容某個時期或某個事件非常罕見、稀有,比如說某個歷史時期的政治變革、社會變遷等。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或某個事物在特定時代中的獨特性和罕見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稀代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二年》中,原文是“稀世之人,居稀世之位,治稀世之事”,意思是說稀有的人才能夠在罕見的時代中擔任重要職位,處理罕見的事務。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為稀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稀代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時代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機遇和挑戰,確實是一個稀代。
2. 他是那個時代的稀代人物,為后人樹立了榜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稀代”與“珍稀時代”相聯想,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稀代”相關的成語,如“稀世珍寶”、“稀世之才”等,以擴展對稀有與罕見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個游戲是我在稀代中才見過的,真的很特別。
2. 初中生(13-15歲):那位科學家在稀代中做出了很多偉大的發現。
3. 高中生(16-18歲):我們正處在一個科技發展迅速的稀代,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以上):這次的經濟危機是一個稀代,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我們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