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拘
基本解釋
(1).囚禁。 漢 劉向 《新序·節士》:“﹝ 關龍逄 ﹞立而不去朝, 桀 因囚拘之。” 唐 蕭穎士 《仰答韋司業垂訪》詩之四:“豈知 晉 叔向 ,無罪嬰囚拘。”
(2).指被囚禁的時期。 清 劉大櫆 《祭望溪先生文》:“其治三《禮》,半在囚拘。死而后已,其生不虛。”
(3).受束縛。 唐 韓愈 《同冠峽》詩:“維舟山水間,晨坐聽百鳥……羇旅感和鳴,囚拘念輕矯。”
(4).比喻受束縛的人。 唐 元稹 《聽庾及之彈烏夜啼引》:“四五年前作拾遺,諫書不密丞相知。謫官詔下吏驅遣,身作囚拘妻在遠。”
(5).囚俘,俘虜。 唐 柳宗元 《鐃歌鼓吹曲·高昌》:“ 麴 氏雄西北,別絶臣外區……臣 靖 執長纓,智勇伏囚拘。”
成語(Idiom):囚拘
發音(Pronunciation):qiú j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困或束縛在某種限制或困境中,無法自由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囚拘原本是指被關押在監獄中,后來引申為被束縛、限制或困住。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無法自由行動的狀態,身心受到限制或困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囚拘常用于形容被某種限制或困境所束縛的情況,可以用來描述個人、組織或社會的狀態。比如在工作中遇到種種限制而無法發揮自己的才能,或者在家庭中受到某種約束而無法自由行動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囚拘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確,但它常常被用來形容古代監獄中囚犯的狀態。在古代,囚犯被關押在狹小的牢房中,無法自由行動,因此囚拘成為了形容束縛和限制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囚拘是一個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語組成的成語,其結構為“囚”和“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華被囚拘在了狹小的環境中,無法得到更好的發展。
2. 這個社會對創新的限制讓人感到囚拘,無法展現個人的創造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了記憶囚拘這個成語,可以將其拆分成兩個部分,囚和拘,然后聯想囚犯被關押在狹小的牢房中,無法自由行動的情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囚拘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囚拘相關的成語,比如“囹圄之見”、“困于套中”等,以擴大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因為犯錯被老師在教室里罰站,感到被囚拘。
2. 初中生:由于家庭的經濟困難,小紅的大部分時間都被囚拘在家里,無法參加課外活動。
3. 高中生:學業繁重和各種培訓班的束縛讓許多學生感到囚拘,無法有更多的自由時間。
4. 大學生:大學生活充滿了各種限制和束縛,讓人感到囚拘,渴望有更多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