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更
成語(Idiom):詭更
發音(Pronunciation):guǐ g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行為詭秘、變化無常,不可捉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詭更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詭意為詭異、離奇,更意為變化、改變。詭更形容人的行為反復無常,難以捉摸,常常出人意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詭更常用于描述人的行為、態度或計劃的變化無常,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的性格、行事風格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詭更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但在古代文獻中,有許多關于詭異、變化無常的故事,這些故事中的人物行為就像詭更一般,難以捉摸。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詭更是一個形容詞+動詞的成語,其中形容詞“詭”表示詭異、離奇,動詞“更”表示改變、變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態度詭更,讓人無法預測他的行為。
2. 這個人心機很深,經常玩詭更,不可輕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詭更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的行為像鬼魅一樣變化無常,難以捉摸,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人行為相關的成語,例如“善變”、“莫測高深”等,可以幫助豐富詞匯量,理解人的行為和心理。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10歲):他的作文題目每次都詭更,我都猜不到他會寫什么。
2. 初中生(14歲):她的心情總是詭更,有時開心得像個孩子,有時又悶悶不樂。
3. 高中生(17歲):這個角色的性格很詭更,時而善良,時而狡猾,讓觀眾都捉摸不透。
4. 大學生(20歲):老師的要求總是詭更,每次作業都有不同的要求,讓我們很難適應。
5. 成年人(30歲):他的承諾總是詭更,經常說一套做一套,讓人很難相信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