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休
基本解釋
(1).回家休息。《莊子·逍遙游》:“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漢書·孔光傳》:“沐日歸休,兄弟妻子燕語,終不及朝省政事。” 唐 王勃 《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歸休置驛,獨守家聲。” 清 黃景仁 《潁州西湖》詩:“達人醯雞視身世,興會偶寄思歸休。”
(2).辭官退休;歸隱。《韓詩外傳》卷九:“ 田子 為相三年歸休,得金百鎰奉其母。” 唐 李德裕 《思歸赤松村呈松陽子》詩:“顧余知止足,所樂在歸休。” 宋 楊萬里 《昭君怨·賦松上鷗》詞:“我已乞歸休,報沙鷗。”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四:“故園未遂歸休志,慚愧 劉 家好弟兄。”
成語(Idiom):歸休
發音(Pronunciation):guī xi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歸還、歸還原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歸休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歸”意為回到原處、還給原主,而“休”意為停止、結束。整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歸還東西給原主,歸還結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歸休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歸還物品的情景,也可以用于比喻結束某種狀態或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歸休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東方朔傳》中。東方朔是東漢末年的一位著名文學家和政治家,他曾經和朋友一起出海尋寶,結果他們找到了一座寶山。東方朔把寶山中的寶物帶回家后,他的朋友們都想要一份。東方朔不忍心獨占寶山的財富,于是他將寶物歸還給了他們,表示歸還結束,大家都歸休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歸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已經把借的書都歸休了。
2. 他把鑰匙歸休給了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歸休這個成語與“歸還物品”這個含義聯系起來,通過想象自己歸還東西給別人的情景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歸休相似的成語,如歸心似箭、歸正守丘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把玩具歸休給小明了。
2. 小學生:我把書歸休給圖書館了。
3. 初中生:我把手機歸休給了媽媽。
4. 高中生:我把錢歸休給了捐款活動。
5. 大學生:我把實習報告歸休給了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