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槌
犀槌(xī chuí)
發音(Pronunciation):xī chu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極其難得的珍貴物品或人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犀槌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犀和槌。犀指的是犀牛,槌指的是錘子。犀牛的角被人們視為珍貴的物品,因此犀角錘也被視為寶貝。成語犀槌比喻非常珍貴的東西或人才,非常難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犀槌常用來形容非常稀有的物品或非常難得的人才。例如,當形容一個人的才華非常出眾時,可以說他是一位犀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犀槌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項羽本紀》。故事中,項羽在攻打秦國的過程中,聽說有一位名叫吳廣的將領非常勇猛,具有非凡的才能。項羽非??释麚碛羞@樣的人才,于是派人去請吳廣歸降。吳廣對這個使者說,他并不是犀牛的角,而是犀牛的角錘。這句話意味著他不是那么容易被請去歸降的,他是非常稀有和難得的人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犀槌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科學家的發現堪稱犀槌,對整個學科領域都有重大意義。
2. 這幅畫是一幅犀槌級的作品,非常罕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犀槌的發音“xī chuí”與“稀炊”相似,可以想象在古代,犀槌是非常稀有的物品,就像稀炊一樣難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犀牛的角在古代的文化中的象征意義,以及犀牛的保護現狀。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博物館里看到了一把犀槌,非常漂亮。
2. 初中生:他的繪畫才華真是犀槌,讓人驚嘆。
3. 高中生:這部小說是一部犀槌級的作品,堪比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