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
農業(Nóng yè)
發音(Pronunciation):nóng y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種植農作物、養殖家禽家畜等農事活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農業是指人類通過種植農作物、養殖家禽家畜等方式,從事農事活動的生產行為。農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是保障糧食和其他農產品供應的重要領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農業這個詞語常常用于描述農村的生產活動、農民的耕作行為以及與農業相關的政策、技術等方面。同時,農業也可以用于比喻其他領域中的耕耘、努力和付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農業這個詞語起源于古代中國,最早出現在《周禮·夏官司農》一書中,用來描述古代官員管理農業生產的職責。后來,農業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領域,被廣泛應用于各個方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農業是一個名詞,沒有固定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農業是國家的基礎產業,要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
2. 這個地區的農業發展很快,農民的生活也逐漸改善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農業相關的圖片、視頻、實地考察等方式來加深對農業的記憶。同時,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與農業相關的經歷,將農業的概念與實際情境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農業的發展歷程、農業科技的進步、農村經濟的發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農業在全球范圍內的重要性和挑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爺爺在農業上有很多經驗,他教我怎么種菜。
2. 初中生(13-15歲):農業是國家的基礎產業,我們應該重視農業的發展。
3. 高中生(16-18歲):農業科技的進步對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農業現代化是實現農村振興的重要路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