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志
基本解釋
歷來的意愿或志向。《后漢書·班超傳》:“ 超 恐于 窴終 不聽其東,又欲遂本志,乃更還 疏勒 。”《南史·何尚之傳》:“禮畢,將親迎, 點 累涕泣,求執本志,遂得罷。” 唐 韓愈 《上宰相書》:“忽將棄其舊而新是圖,求老農老圃而為師。悼本志之變化,中夜涕泗交頤。”《新五代史·吳世家·楊行密》:“今 彥 且死, 鍠 失所恃,而守 宣州 非其本志,且其為人非公敵,此可取也。”
成語(Idiom):本志
發音(Pronunciation):běn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或事物的志向、目標、心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本志是由“本”和“志”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本”表示根本、本質,而“志”表示志向、心愿。本志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詞語,表示一個人或事物的根本目標、志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本志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或事物的追求、目標,表達對某一事物的堅定信念和追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追求事業成功、學業進步,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團體追求共同的目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本志這個成語最早見于《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這首詩描繪了桃樹的生長過程,并表達了人們對美好歸宿的向往和追求。后來,人們將“宜其室家”解釋為“本志”,表示一個人對家庭、事業的追求和心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的本志就是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
2. 這個團隊的本志是將科技創新應用于環保領域。
3. 她堅持自己的本志,最終成功成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本志”與“追求目標”、“堅定信念”等詞語聯系起來,通過多次重復記憶和使用,加深對該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目標追求、志向相關的成語,如“志同道合”、“志在四方”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本志是成為一名醫生,幫助更多的人。
2. 初中生:我將來的本志是成為一名建筑師,設計出美麗的建筑。
3. 高中生:我的本志是考上一所名牌大學,為將來的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4. 大學生:我的本志是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創辦屬于自己的公司。
5. 成年人:我一直以來的本志是為社會做出貢獻,幫助更多的人實現他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