烝豚
成語(Idiom):烝豚(zhēng tún)
發音(Pronunciation):zhēng tú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了個人私利而犧牲集體利益,不顧大局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烝豚源自《詩經·小雅·烝臺》篇,原意為在祭祀時宰殺豬羊,以獻祭給神靈。后來引申為為了個人利益而不顧他人,不顧公共利益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批評那些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及他人和集體利益的人。可以用于形容某些政治家、商人或其他個人行為不道德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詩經·小雅·烝臺》中的記載,烝臺是古代祭祀的一種儀式,祭祀者在祭祀時需要宰殺豬羊獻祭給神靈。后來,人們將這種為了祭祀而宰殺豬羊的行為比喻為為了個人私利而不顧集體利益的行為,形成了成語“烝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烝豚是一個動賓短語,由“烝”和“豚”兩個漢字組成。其中,“烝”表示祭祀、宰殺,意為犧牲;“豚”表示豬,意為個體。整個成語結構簡潔明了,意義明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團隊的合作,真是烝豚之行。
2. 這家公司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顧環境保護,實在是烝豚之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烝豚”與“犧牲個體”進行聯想,形象地表示為為了個人利益而不顧集體利益的行為。可以通過構建形象場景,如想象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宰殺豬羊,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烝豚”相關的成語,如“利令智昏”、“薪火相傳”等,來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為了自己的玩具,不肯跟朋友分享,真是烝豚之行。
2. 初中生(14歲):他為了自己的名次,不顧同學的感受,真是烝豚之舉。
3. 高中生(17歲):他為了自己的升學機會,不肯幫助同學,真是烝豚之行。
4. 大學生(20歲):他為了自己的實習機會,不顧同學的困難,真是烝豚之舉。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