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杯
成語(Idiom):耳杯 (ěr bēi)
發音(Pronunciation):ěr b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對聲音非常敏感,能夠聽到微小的聲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耳杯是由“耳朵”和“杯子”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比喻人的聽力非常敏銳,能夠聽到平常人聽不到的細微聲音。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觀察力敏銳,能夠察覺到一些細微的變化和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音樂家、偵探等職業需要敏銳聽力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對事物觀察敏銳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楊震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楊震小時候,他的父親曾經給他講過一個關于耳杯的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楊震的人,他的耳朵非常靈敏,能夠聽到普通人聽不到的微弱聲音。有一次,他在村莊里的一口井邊,聽到了一個杯子掉入井水中的聲音,于是他立刻跑去救人。因此,人們就用“耳杯”來形容楊震的敏銳聽力。后來,這個成語就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耳朵”,修飾部分是“杯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耳朵就像耳杯一樣,能夠聽到最微小的聲音。
2. 她的觀察力非常敏銳,就像耳杯一樣,能夠察覺到人們的微妙變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個耳朵像杯子一樣大的形象,表達耳朵聽力敏銳的意思。也可以通過與楊震的故事聯系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形容敏銳聽力或觀察力的成語,如“目不轉睛”、“耳聰目明”等。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與耳朵相關的成語,如“耳聞目睹”、“耳濡目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耳朵就像耳杯一樣,能夠聽到蚊子飛過的聲音。
2. 初中生:他的觀察力就像耳杯一樣,能夠察覺到老師微妙的表情變化。
3. 高中生:音樂家的耳朵就像耳杯一樣,能夠聽到每一個音符的細微差別。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偵探,他的耳朵就像耳杯一樣,能夠聽到犯罪現場的微弱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