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師
基本解釋
文章宗師。 唐 韓愈 《進撰平淮西碑文表》:“今詞學之英,所在麻列,儒宗文師,磊落相望。” 宋 蘇轍 《賀歐陽副樞啟》:“而況位在樞府,才為文師,兼古人之所未全,盡天力之所難致。”
成語(Idiom):文師(wén shī)
發音(Pronunciation):wén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化水平高、學問深厚的老師或教育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文師是由“文”和“師”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文”指文化、學問,“師”指教師、教育者。文師一詞形容一個人具有高深的學問和廣博的知識,是一個非常有學術造詣的教育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文師一詞多用于贊美教師、學者或具有卓越學術能力的人。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在教育領域有重要貢獻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對文化和學問有深刻理解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文師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四年》:“文師之徒,必有若乎!”意思是學問高深的教師一定會有學生效仿他的樣子。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的教育制度,強調了教師對于學生的重要影響和示范作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文師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老師教學有方,真是一位真正的文師。
2. 他是一位文師,深受學生們的敬重和喜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老師手持著一本厚厚的書,教導著學生們,象征著他的學問深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了解更多有關教育者和學者的故事和成就。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你是我們心目中的文師,我們都很喜歡你!
2. 初中生:我的語文老師很有學問,是一位真正的文師。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文師,為學生們傳授知識和智慧。
4. 大學生:這位教授是一位非常有學術造詣的文師,我們非常敬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