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售
成語(Idiom):沽售(gū shòu)
發音(Pronunciation):gū s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低價拋售或低價買入物品,希望通過買賣獲得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沽售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沽”意為出售,售賣;“售”意為賣出。該成語形容以低價買入或拋售物品,希望通過買賣來獲得利益。它常常用來形容投機倒把、不擇手段地牟取暴利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沽售一詞常常用于批評貪婪、不道德的商業行為。可以用于描述投機者低價收購商品,然后以高價出售,以此圖利的行為。也可以用于形容以低價拋售劣質產品來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二年》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商人以低價買入糧食,然后以高價賣出的故事。這個故事成為了形容投機倒把的行為的典故,后來演變成了成語“沽售”。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商店以高價沽售劣質產品,欺騙了很多消費者。
2. 他為了迅速獲利,以低價沽售手中的股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沽售”聯想為一個商人低價拋售商品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商人手中拿著商品,面帶笑容地對顧客說:“這個東西我只賣你一塊錢,絕對不賺你一分!”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沽售”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投機倒把”、“牟取暴利”等,來加深對商業行為中不道德行為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個同學沽售自己的玩具,希望能夠賺到更多的零花錢。
2. 初中生:我不喜歡那個同學,他總是沽售自己的答案,希望能夠換取別人的好處。
3. 高中生:這個公司為了追求暴利,不擇手段地沽售劣質產品,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