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舉
成語(Idiom):標舉(biāo jǔ)
發音(Pronunciation):biāo j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明、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或立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標舉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標指明、標注,舉表示舉起、提出。標舉的意思是明確地指出、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或立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標舉常用于討論、辯論或表達個人觀點的場景中。當有爭議或不同意見時,可以使用標舉來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立場或觀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標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一書中。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的大夫孟嘗君在一次辯論中使用了標舉這個詞,意味著他要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立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標舉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標”和動詞“舉”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次會議上,他標舉了一系列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2. 在辯論比賽中,選手們都積極地標舉自己的觀點,爭取說服評委和觀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高高的標志牌旁邊,舉起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立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故事或參與辯論活動來進一步理解和運用標舉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班級會上標舉了我喜歡的運動,希望大家一起參加。
2. 初中生:我在班級辯論賽中標舉了環保的重要性,得到了同學們的支持。
3. 高中生:在社會問題討論活動中,我標舉了減少塑料污染的措施,引起了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