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絕
成語(Idiom):曠絕
發音(Pronunciation):kuàng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極為荒涼,極度寂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曠絕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曠意為廣闊、空曠,絕意為絕跡、絕絕子孫。曠絕形容的是一片廣闊而寂靜的景象,沒有人煙,一片荒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曠絕常用于描述人煙稀少、寂靜無聲的地方,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狀態下的荒涼和寂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曠絕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篇·大宗師》一文中,用來形容一片荒涼的景象。故事中,大宗師講述了一個人去世后,他的家庭和朋友都離開了,只有一只鳥留在了家中,一切都變得寂靜而荒涼。這個故事形象地描繪了曠絕的意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曠絕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形容詞之間沒有明顯的邏輯關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廢棄的村莊已經曠絕了很多年,再也沒有人居住。
2. 在這個偏遠的山區,整個冬天都是曠絕的,很少有人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將曠絕這個成語與荒涼的景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廣闊而寂靜的地方,沒有人煙,一片荒涼。可以通過觀看相關的圖片或是將曠絕與其他形容荒涼的詞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了解其他與曠絕意境相似的成語,如曠野、人跡罕至等。
2.學習相關的詩詞作品,如杜牧的《秋夕》、李白的《靜夜思》等,感受其中的曠寂和寂靜之美。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廢棄的房子里曠絕無人,連一只蟲子都沒有。
2. 初中生:我喜歡去山區,那里曠絕無人,非常安靜。
3. 高中生:在這個繁忙的城市里,我渴望找到一個曠絕的地方,遠離喧囂。
4. 大學生:那片曠絕的草原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寧靜與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