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流
成語(Idiom):徑流
發音(Pronunciation):jìng li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徑流指的是水流沿著一定的路徑流動的現象。在地理學中,徑流是指地表水在地表流動的過程,也是水循環中的一部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徑流是指降雨過后,地表的雨水以河流、溪流或湖泊等形式流入海洋或內陸湖泊的過程。它是地表水循環的一部分,對維持水資源的平衡至關重要。徑流的大小受到地形、土地利用、降雨量等因素的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徑流這個詞語主要在地理學和水資源管理領域中使用。它可以用來描述水流的運動方式,也可用于討論水資源的分配和管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徑流”源自于地理學中對水流的研究。它是從地表水循環的角度來描述水流的運動過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徑流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長時間的暴雨導致了大量的徑流,引發了洪水災害。
2. 地表的徑流對農田灌溉和城市供水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徑流”與地理學中的水循環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雨水從山坡上流下,形成河流或溪流,最終匯入大海或湖泊的過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地理學和水資源管理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有關徑流的原理和影響因素。還可以了解其他與水相關的成語和詞匯,拓寬對水資源的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昨天下了很大的雨,小溪里的徑流變得很快。
2. 初中生(13-15歲):學習地理知識時,老師講解了徑流的原理。
3. 高中生(16-18歲):在地理考試中,我們要分析降雨對徑流的影響。
4. 大學生及以上:徑流是水資源管理中的重要概念,需要考慮土地利用和降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