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蕭墻禍起
發音(Pronunciation):xiāo qiáng huò q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因為墻壁脆弱而引發災禍,比喻因為內部矛盾或局勢不穩定而導致災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僖公二十九年》的記載。公元前527年,晉國的蕭墻(音xiāo qiáng)是一位官員,他在修墻時使用了劣質的磚石,墻壁很快就倒塌了。這個故事比喻內部問題或矛盾不可忽視,如果不及時解決,就會導致災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局勢不穩定或內部矛盾嚴重的情況。比如:政府內部爭斗激烈,可以說“內部蕭墻禍起”;公司內部存在嚴重的人際關系問題,可以說“公司內部蕭墻禍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元前527年,晉國的蕭墻在修墻時使用了劣質的磚石,導致墻壁倒塌。這個故事被后人用來比喻內部矛盾或局勢不穩定帶來的災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蕭墻 + 禍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公司內部蕭墻禍起,導致業績下滑。
2. 這個國家政局動蕩不安,內部蕭墻禍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比如,想象一個墻壁倒塌的場景,墻上的磚石掉落下來,引發了一連串的災禍,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內部矛盾或局勢不穩定有關的成語,比如“家庭不和”、“內亂外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里有很多爭吵和矛盾,就像是蕭墻禍起一樣。
2. 初中生:政治課上學到了蕭墻禍起這個成語,我覺得它很形象地描述了內部矛盾帶來的災難。
3. 高中生:我們學校的學生會發生了很多內部紛爭,可以說是蕭墻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