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俗
汙俗(wū sú)
發音:wū sú
基本含義:指言行不莊重,不雅觀,不文明的行為或言語。
詳細解釋:汙俗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汙”意為不潔凈,不純潔,有玷污之意;“俗”意為平常,普通,常見之意。合起來表示言行不莊重,不雅觀,不文明的行為或言語。
使用場景:汙俗一詞常用于形容那些不適宜在公眾場合出現的言行舉止。比如,粗言穢語、低俗笑話、猥褻行為等都可以被稱為汙俗。
故事起源:汙俗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中,用來形容人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后來,汙俗逐漸演變成一種用來評價言行舉止的成語。
成語結構: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
1. 他的言論言辭汙俗,完全不符合社交禮儀。
2. 這個節目過于汙俗,不適合家庭觀看。
記憶技巧:可以將“汙俗”與不文明的行為或言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了解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粗鄙”、“下流”等,加深對汙俗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的笑話很汙俗,不應該跟他學習。
初中生:我們要遠離汙俗的影響,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
高中生:社交媒體上的一些言論過于汙俗,需要加強監管。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