鵠候
成語(Idiom):鵠候(hú hòu)
發音(Pronunciation):hú 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高人或貴客的到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鵠候,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君子之鵠候也,雖有千鈞之鳥,必踣于地而后去。”意思是說,君子等待的客人,即使是一只千鈞重的大鳥,也會在落地后才離開。這個成語比喻高人或貴客的到來,表示對尊貴客人的敬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鵠候一詞常用于描述高級官員、重要客人或重要人物的到來。可以用于表達對尊貴客人的敬意和重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公孫丑的君子,他非常尊重貴客。有一天,他聽說有一只千鈞重的大鳥要經過他的府邸,他非常興奮地等待著。大鳥到達后,公孫丑沒有急著離開,而是等待大鳥離開后才繼續自己的事情。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鵠候”的典故,用來比喻對高人或貴客的尊重和敬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主語為“鵠候”,謂語為“雖有千鈞之鳥,必踣于地而后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天有一位重要客人要來,我們要在大門口鵠候。
2. 他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高級官員,每次他來我們公司,我們都會鵠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鵠候”與“高人或貴客的到來”聯系在一起,形象地想象一只巨大的大鳥降落在地面上,表示對尊貴客人的敬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尊貴客人相關的成語,如“貴賓”、“貴人相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有一位特別重要的客人要來我們學校,我們都要鵠候他的到來。
2. 初中生:我們學校要舉辦一次國際交流活動,我被選為鵠候外賓的學生代表。
3. 高中生:我在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老師很贊賞我,說我是鵠候之才。
4. 大學生:我們學校邀請了一位知名學者來做講座,我很榮幸能夠參與鵠候他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