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府
基本解釋
古代國家收藏文書史策的府署。《史記·蒙恬列傳》:“ 成王 觀於記府,得 周公 旦 沉書,乃流涕曰:‘孰謂 周公 旦 欲為亂乎?’” 漢 桓寬 《鹽鐵論·結和》:“功勛粲然,著於海內,藏於記府。”
成語(Idiom):記府
發音(Pronunciation):jì f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記住官府,指對官府的威信和法律的敬畏之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記府意為記住官府,官府在古代是指政府的機構。這個成語形容人對官府的威信和法律的敬畏之心,表示人們應當遵守法律,尊重權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提醒人們要遵守法律,尊重權威的場合,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對法律的敬畏和遵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記府的故事源于南朝梁代,當時有一個叫王僧虔的人,他在官府工作時非常勤奮,時刻記住了官府的威信和法律。后來,他被調到了桂陽縣任知縣,他在任職期間,嚴格執行法律,清廉公正,治理得十分有聲有色。因此,人們就用“記府”來形容他對官府的敬畏和遵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公民,我們要記府,遵守法律。
2. 只有記府,才能建設一個和諧的社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記住官府”,同時想象一個人在官府門口恭敬地站著,表示對官府的敬畏和遵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法律和政府相關的成語和詞匯,加深對法律和政府的認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記府,不做違法的事情。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公民,我們應該記府,遵守法律。
3. 高中生:記府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我們要尊重法律,維護社會秩序。
4. 大學生:作為一名法律專業的學生,我深知記府的重要性,將來要為社會公正與法律正義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