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難
基本解釋
遇到危難?!?a href="/r_ci_6dbde47615caac29cd51231b075a955c/" target="_blank">淮南子·齊俗訓》:“立節者見難不茍免,貪祿者見利不顧身。” 唐 元稹 《鶯鶯傳》:“猶懼兄之見難,是用鄙靡之詞,以求其必至?!薄斗馍裱萘x》第十回:“君子見難,豈不知迴避?但天數已定,斷不可逃,徒自多事。”
成語(Idiom):見難
發音(Pronunciation):jiàn n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面對困難或挑戰時勇往直前,毫不退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見難是由動詞“見”和形容詞“難”組成的成語。動詞“見”表示面對,形容詞“難”表示困難或艱難。見難的基本含義是指在面對困難或挑戰時,敢于直面并勇往直前,毫不退縮。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見難常用于形容一個人面對困難時的勇敢和堅定。它可以用來贊美那些在困境中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人,鼓勵人們在面對困難時保持積極的態度和堅定的信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見難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十二年》中。故事講述了春秋時期,齊國國君哀公被楚國圍困,形勢十分危急。當時,齊國大臣管仲向哀公建議,應該親自去視察敵軍的實力,以便制定對策。哀公采納了管仲的建議,親自前往楚軍營地,勇敢地面對敵人的困境。最終,哀公成功地解圍并取得了勝利。這個故事成為了見難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困難,我們要勇往直前,見難而上。
2. 他是一個見難不退的人,無論遇到什么困境都能堅持下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見難記憶成“看見困難”,形象地表示在面對困難時要勇敢地去看見并面對困難,而不是逃避或回避。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其他與勇敢、堅定相關的成語,如“勇往直前”、“毫不退縮”等,擴展詞匯量。
2. 閱讀有關勇敢面對困難的故事和文章,了解更多的鼓勵和激勵內容。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超級英雄一樣見難就上,不怕任何困難。
2. 初中生:在備戰高考的過程中,我們要勇敢地見難,克服困難,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面對人生的挑戰,我們要有勇氣見難而上,不輕易放棄。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要敢于面對困難,見難而上,不斷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