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時
基本解釋
[釋義]
(副)有“時時”、“一直”的意思,指始終如一。
[構(gòu)成]
偏正式:無(時
[例句]
他無時不在惦記你。(作狀語)
詳細解釋
(1).不定時,隨時。《儀禮·既夕禮》:“哭晝夜無時。” 鄭玄 注:“哀至則哭,非必朝夕。” 唐 杜甫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火云無時出,飛電常在目。”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河漕·賈魯河改道》:“今屢濬屢塞,而 黃河 又衝決無時,侵逼益甚。”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二:“于時,我更起居‘無時’,不是游息的‘無時’,而是勞作的‘無時’。”
(2).不知何時。 漢 劉向 《九嘆·憂苦》:“山脩遠其遼遼兮,涂漫漫其無時。”
(3).沒有一刻;無有一時。《漢書·王莽傳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無時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為天下厚 劉氏 也。” 唐 岑參 《送鄭堪歸東京氾水別業(yè)》詩:“因悲宦游子,終歲無時閒。”《<艾青詩選>自序》:“在他的所有的作品中,無時不在閃耀著形象思維的光輝。”
(4).不逢時會。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哀吊》:“或有志而無時,或美才以兼累,追而慰之,并名為弔。”
成語(Idiom):無時(wú shí)
發(fā)音(Pronunciation):wú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時候,表示沒有時間的概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沒有任何時候,表示事物發(fā)生的時間完全沒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描述某件事情始終沒有發(fā)生的情況,強調(diào)沒有任何時間點適合或合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時一詞最早見于《戰(zhàn)國策·魏策一》:“君無時而不可謀也。”意為君主沒有任何時候不需要謀劃。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演變?yōu)楸硎緵]有時間的概念。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時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無”和“時”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忙于工作,無時無刻都在思考如何提升自己。
2. 這個問題無時無刻不困擾著我,我無法集中注意力做其他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無時”與“沒有時間”的概念聯(lián)系起來,可以通過想象一個沒有指針的鐘表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guān)于時間的成語,如“光陰似箭”、“時光荏苒”等,可以深入學習時間的概念和相關(guān)成語的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每天都很忙,無時無刻都在學習。
2. 初中生(13歲):我想?yún)⒓由鐖F活動,但是無時無刻都有課程安排。
3. 高中生(17歲):備戰(zhàn)高考期間,我要全力復習,無時無刻都在努力。
4. 大學生(20歲):大學生活很充實,無時無刻都有事情要做。
5. 成年人(30歲):工作和家庭瑣事讓我無時無刻都很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