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介
成語(Idiom):迂介
發音(Pronunciation):yū j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思維或行為遲鈍、拘泥不前,缺乏靈活性和創造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迂介是由形容詞“迂”和動詞“介”組成的成語。形容詞“迂”意為思維或行為拘泥不前,缺乏靈活性和創造性;動詞“介”意為停滯不前,不敢前進。迂介形容一個人思維狹窄,行動遲緩,不敢冒險或嘗試新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迂介一詞常用于形容個人或團體在處理問題時思維僵化,不愿意接受新觀念或嘗試新方法。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擔心失敗或損失而不敢冒險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迂介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齊物論》一文中。莊子是中國古代哲學家,他在這篇文章中以“迂介”來形容那些過于拘泥于細節,無法把握整體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迂介是一個形容詞+動詞的結構,形容詞“迂”表示思維或行為遲鈍,動詞“介”表示停滯不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領導太迂介了,完全不敢冒險嘗試新的發展方向。
2. 他的思維太迂介了,總是拘泥于細節而無法看到問題的整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迂介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走在一條彎曲、狹窄的道路上,走得很慢,因為他迂迂緩緩、介介紹紹地前進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迂介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迂腐”、“迂回”等。這些詞語可以幫助擴展對迂介的理解,并且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思維太迂介了,不愿意嘗試新的游戲。
2. 初中生:老師的教學方式太迂介了,不適應現代學生的需求。
3. 高中生:政府的決策太迂介了,沒有及時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4. 大學生:有些學生對創業持迂介態度,害怕冒險和失敗。
5. 成年人:他的工作方式太迂介了,無法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