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異
基本解釋
(1).猶言背離。《南史·崔慧景傳》:“ 崔護軍 威名既重,乃誠可見。既已脣齒,忽中道立異。”《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jiān)元年》:“若不早定大業(yè),脫有一人立異,即損威德。”
(2).持不同的態(tài)度或看法。 宋 王安石 《上五事札子》:“ 管仲 用之 齊 , 子產 用之 鄭 , 商君 用之 秦 , 仲長統(tǒng) 言之 漢 ,而非今日之立異也。”
近義詞
成語(Idiom):立異(lì yì)
發(fā)音(Pronunciation):lì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思想、技術、藝術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開拓新的領域或創(chuàng)造新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立異是由動詞“立”和形容詞“異”組成的成語。立有“建立、創(chuàng)立”的意思,異有“不同、獨特”的意思。立異的意思是通過創(chuàng)新和獨特的方式來建立新的事物或開拓新的領域。它強調了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鼓勵人們在各個領域追求獨特和新穎的想法和方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立異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在各個領域中進行創(chuàng)新的行為和態(tài)度。它可以用于描述科學家在科研領域的創(chuàng)新,企業(yè)家在商業(yè)領域的創(chuàng)新,藝術家在藝術領域的創(chuàng)新等等。當你想表達一個人在某個領域中有獨特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方式時,可以使用立異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立異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立于二難之間,而能變者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面臨兩個困難的選擇時,能夠變通和創(chuàng)新的人會獲得成功。后來,這句話逐漸演變成了成語“立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設計方面經常立異,總能帶來新的驚喜。
2. 這個公司一直致力于立異,推出了許多創(chuàng)新產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創(chuàng)新”和“獨特”等詞語進行聯(lián)想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兩個困難的選擇之間,但他能夠通過立異的方式找到一條新的道路,這樣就能夠獲得成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立異相關的成語,如“創(chuàng)新”、“獨辟蹊徑”等,以拓寬對于創(chuàng)新和獨特思維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在畫畫時總是很立異,他總是能用不同的顏色和形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2. 小學生:我們班的科學展示活動上,小花通過立異的實驗方法展示了一個新的科學原理。
3. 中學生:這本小說的作者在情節(jié)設置上非常立異,讓讀者充滿了驚喜和新奇。
4. 大學生:我在論文中立異了一種全新的研究方法,得到了導師的認可和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