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步
基本解釋
(1).水兵和步兵。《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此天以君授孤也”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諸人徒見 操 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懾,不復料其虛實,便開此議,甚無謂也。”《南齊書·武帝紀》:“車駕幸 瑯邪城 講武,習水步軍。”
(2).指水上和陸上。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南中志》:“自 僰道 至 朱堤 ,有水步道,水道有 黑水 及 羊官水 ,至險難行,步道度三津,亦艱阻。” 唐 皎然 《望遠村》詩:“林杪不可分,水步遙難辨。”
(3).高于水面供人踩踏以渡水的木樁或石墩。 宋 葉適 《彭子復墓志銘》:“某地有松林水步,今忘之矣。”
(4).即水埠。 清 葉廷琯 《吹網錄·張伯顏壙志》:“此石不知何時出土,被 謝澤 土人筑為水步。”參見“ 水埠 ”。
成語(Idiom):水步
發音(Pronunciation):shuǐ b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水上行走,比喻輕松自如,游刃有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水步”由動詞“水”和名詞“步”組成。其中,“水”表示水面,指水上行走;“步”表示步行。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在水上行走,比喻做事輕松自如,游刃有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處理事情時得心應手,毫不費力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能力、技巧或者處理問題的能力非常高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莊子與他的學生龐樸在水邊散步。莊子輕松自如地在水面上行走,而龐樸卻摔了一跤。莊子告訴龐樸,水本來就是他的家,所以他可以在水上行走,而龐樸卻沒有與水合二為一的能力。這個故事把“水步”作為一個比喻,說明了莊子的非凡智慧和超凡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的表現總是水步輕舟,毫不費力。
2. 這位運動員在比賽中的發揮水步自如,毫不緊張。
3. 她的演講技巧非常高超,完全水步游走于觀眾心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莊子在水上行走的故事,以及與水合二為一的能力,來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水相關的成語,如“水到渠成”、“水落石出”等,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的數學題做得水步輕舟,一點也不難。
2. 初中生:這位運動員在比賽中的表現水步自如,獲得了冠軍。
3. 高中生:他的寫作水平很高,文章寫得水步輕舟,讀起來非常流暢。
4. 大學生:他的演講技巧非常高超,完全水步游走于觀眾心中。
5. 成人:在工作中,我們要做到水步輕舟,游刃有余,才能取得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