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國家棟梁
發音(Pronunciation):guó jiā dòng l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國家的支柱和中堅力量,比喻為國家作出重要貢獻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國家棟梁一詞來源于《左傳·宣公十四年》:“國之棟梁,不可偏廢。”棟梁原指建筑物的主梁,是支撐整個建筑的重要部分,后來引申為比喻國家的重要支柱。成語國家棟梁形容那些為國家作出重要貢獻的人,他們在國家建設和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國家棟梁這個成語常用于表揚那些在國家工作、事業發展中作出杰出貢獻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對國家有著重要影響力的人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國家棟梁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宣公十四年》。當時,齊國的宣公在位時,他非常重視國家的發展和治理,他說:“國之棟梁,不可偏廢。”他希望國家能夠有一批重要的人才來支撐國家的繁榮和穩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國家棟梁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國家”、“棟梁”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國家的棟梁,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 這位科學家被譽為國家棟梁,他的研究成果對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成語國家棟梁。可以想象國家就像一座大廈,而國家棟梁就是支撐整個大廈的主要梁柱,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國家發展和建設相關的成語來進一步擴展對國家棟梁的理解,比如“擔當重任”、“舟車勞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
2. 初中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為國家棟梁貢獻自己的力量。
3. 高中生: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和努力,才能成為國家棟梁。
4. 大學生:作為青年一代,我們應該肩負起成為國家棟梁的責任和使命。
5. 成年人:每個人都應該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成為國家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