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疇
成語(Idiom):龜疇(guī chóu)
發音(Pronunciation):guī ch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發展緩慢,進展遲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龜疇由“龜”和“疇”兩個字組成。“龜”指龜茲國(今天的新疆吐魯番地區),古代以其文化發達而聞名;“疇”原指田地的邊界,引申為疆域、范圍。成語“龜疇”形容事物發展遲緩,進展緩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進展緩慢、發展不順利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個人的學習、工作、事業等方面的困境,也可以用來形容國家、民族、組織等整體的發展緩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龜疇”最早出現在《莊子·內篇·人間世》一篇中。文中有一段描寫,莊子去見老子,老子正在整理烏龜的骨骼,莊子問老子為何這么做,老子回答說:“我得到了一只龜,不知道它的年齡,它的年齡可以用骨骼的年輪來判斷。但是我發現這只龜的年輪非常細小,說明它的生長非常緩慢,所以我稱之為龜疇。”這個故事中的“龜疇”形容了龜的生長緩慢,后來被引申為形容事物的發展緩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事業發展一直龜疇,一直沒有突破。
2. 這個項目進展龜疇,需要加快推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龜疇”。可以想象一只烏龜在一個范圍內緩慢地爬行,表示事物發展緩慢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緩慢發展相關的成語,如“步履維艱”、“進展緩慢”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的畫畫技術龜疇,需要多多練習。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項目的進展一直龜疇,我們需要更多的努力。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學習成績一直龜疇,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這個創業項目的發展一直龜疇,我們需要調整策略并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