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
成語(Idiom):有德
發音(Pronunciation):yǒu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有道德品質或有良好的品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一個人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舉止。這個成語強調一個人應該有正確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注重品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表揚一個人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尤其在道德敗壞的環境中更具有贊美的意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故事講述了虞卿任職平原君的官員,他非常尊重君主,對待百姓和下屬非常寬厚,且言行一致。后來,虞卿因為與君主的妻子有染而被處死,但他的品德和行為仍然被人們所稱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有”表示具備,謂語“德”表示道德。這個成語由兩個字組成,結構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來都是個有德有才的人。
2. 在這個道德淪喪的社會,能夠堅守原則的人真是有德之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有德”與“有道德”進行聯想來記憶,強調“有道德”的重要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有志竟成”、“有勇無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有德的好同學,總是樂于助人。
2. 初中生:老師表揚他是個有德之士,對待同學和老師都很尊重。
3. 高中生:在這個道德淪喪的社會,能夠堅守原則的人真是有德之士。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注重個人的道德修養,成為有德有才的人才。
5. 成年人:要成為一個有德之人,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和社會責任感。
以上是關于中國詞語“有德”的全面學習指南,包括成語的起源、基本含義、詳細解釋、使用場景,以及記憶方法。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