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縷
成語(Idiom):針縷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ēn lǚ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精細地縫補和裝飾衣物,也比喻瑣碎的事務(w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針縷成語源自《詩經(jīng)·大雅·蕩》:“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針縷如何?民人洽洽。”意思是說,伐柯柯樹用什么工具來砍伐呢?不是斧頭就能砍倒的。取妻子要用什么方式呢?不是靠媒人就能得到的。針線縫補衣物要怎樣才能做得好呢?只有民眾親自動手才能完成。這里的針縷比喻瑣碎的事務(wù),需要自己親自動手去完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針縷成語常用于形容瑣碎的事務(wù)或細致的工作。可以用來形容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務(wù),如整理房間、收拾雜物等。也可以用來形容細致入微的工作,如精心制作手工藝品、精細繪畫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針縷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衣物制作工藝。在古代,人們常常使用針線來縫補和裝飾衣物。針線代表了細致和耐心,縫補衣物則需要細心和技巧。因此,針縷成語逐漸形成,用來比喻瑣碎的事務(wù)和細致的工作。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針縷成語由兩個詞組成,針和縷。針指的是縫補衣物的工具,縷指的是線。結(jié)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比喻瑣碎事務(wù)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整理房間的時候總是一針一線地收拾,真是個針縷活。
2. 這個手工藝品的制作非常精細,每一個細節(jié)都處理得很好,真是針縷之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記憶技巧來記憶針縷成語:
1. 將針和縷兩個字形象化,針可以想象成一根長針,縷可以想象成一根線。
2. 將針線縫補衣物的場景形象地描繪出來,想象自己在細心地縫補衣物的過程。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與針縷相關(guān)的成語和詞語,如“針線活”、“針鋒相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媽媽教我用針線縫補破了的書包。
2. 初中生:為了讓家里更整潔,我每天都要做一些針縷活。
3. 高中生:我喜歡做手工藝品,因為它需要細心和耐心,就像針縷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