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傳
基本解釋
(1).著作;典籍。《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括 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后漢書·班超傳》:“﹝ 班超 ﹞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新唐書·方技傳·王遠知》:“ 遠知 少警敏,多通書傳,事 陶弘景 ,傳其術,為道士。”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卷二:“ 成岫 ,字 云友 , 錢塘 人,略涉書傳。手談齒句,鬭茗彈絲,并皆精妙。”
(2).有關《尚書》經義的傳述解釋。如 明 劉三吾 等撰有《書傳會選》、 胡廣 等撰有《書傳大全》。
謂以文字書札傳述;傳遞書信。《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王稽 遂與 范雎 入 咸陽 。已報使,因言曰:‘ 魏 有 張祿 先生,天下辯士也。曰“ 秦王 之國危於累卵,得臣則安,然不可以書傳也。”臣故載來。’” 唐 杜荀鶴 《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詩:“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鶴書傳海畔洲。”
成語(Idiom):書傳(shū chuán)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ch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通過書本傳播知識、學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書傳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書”指的是書本,代表知識和學問,而“傳”則表示傳播。書傳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通過書本來傳播知識和學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書傳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知識的傳播和學問的普及。它可以用來表達教育中知識的傳承和學術的發展,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通過書籍來學習和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書傳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經書傳授和學術交流。在古代,書籍是非常珍貴的資源,人們通過書籍來傳承和學習知識。因此,書傳成為了一個象征性的詞語,用來形容知識的傳播和學問的普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書傳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書”是名詞,表示書本;“傳”是動詞,表示傳播。兩個字的組合形成了一個意義豐富的成語,表示通過書本來傳播知識和學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過書傳的方式,將自己的學問傳授給了更多的人。
2. 這本書是一部很好的書傳載體,可以幫助你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憶這個成語,可以將“書傳”拆分為兩個部分來記憶。首先,記住“書”代表知識和學問,然后記住“傳”表示傳播。通過將兩個部分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古代文化和學問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經典著作和學術思想。了解更多關于書籍在中國古代的重要性和作用,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書傳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通過書傳來學習知識。
2. 初中生:老師通過書傳給我們很多有用的知識。
3. 高中生:通過書傳,我可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4. 大學生:我們學校圖書館是一個很好的書傳中心。
5. 成年人:我喜歡通過書傳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和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