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螳臂當車 (táng bì dāng chē)
發音(Pronunciation):táng bì dāng ch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力量弱小,自不量力地與強大的對手相抗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螳臂是指螳螂的前肢,當車指的是車輛。螳臂當車這個成語比喻力量微薄的人或事物欲圖與強大的對手或情勢相抗衡,結果必然會以失敗告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那些不顧實際情況,自不量力地與強大對手對抗的行為或想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來源于《戰國策·齊策四》。齊國有一個名叫田單的人,他非常傲慢自大,自稱“天下第一”。有一天,他看到一只螳螂在路上攔住了一輛戰車,自以為自己與戰車相比也能攔住它,于是伸出自己的前肢擋在戰車前面。結果,他的前肢被戰車碾壓,田單也因此喪命。從此,人們用“螳臂當車”來形容那些不自量力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每個字都有自己的含義,但結合在一起才能形成這個成語的特殊意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太傲慢了,竟然螳臂當車,結果自食其果。
2. 這個小公司想要與大公司競爭,簡直是螳臂當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只小螳螂面對一輛巨大的戰車,毫無勝算,形象生動地展示了螳臂當車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文章或者查閱成語詞典來深入了解這個成語的用法和起源。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看到一只螞蟻想攔住一輛大卡車,真是螳臂當車。
2. 小學生:他們班的足球隊想要和大學生的足球隊比賽,簡直就是螳臂當車。
3. 中學生:他不學習,卻想考上清華大學,真是螳臂當車。
4. 大學生:他一個人想要改變整個社會,這簡直就是螳臂當車。
5. 成年人:他不懂醫學,卻想要給別人看病,簡直是螳臂當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