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飭
基本解釋
◎ 申飭 shēnchì
(1) [warn]∶告誡
伏愿申飭將帥,慎固封守。——《宋史·田錫傳》
(2) [rebuke]∶斥責
將眾管事人一一申飭
近義詞
詳細解釋
(1).整飭;整頓。 漢 劉向 《說苑·修文》:“脩德束躬,以自申飭,所以檢其邪心,守其正意也。”
(2).告誡。《宋史·田錫傳》:“伏愿申飭將帥,慎固封守,勿尚小功。” 清 曾燦 《將立夏戒仆子亟治所田》詩:“豈敢自暇豫,徒以煩申飭。”
(3).飭令;指示。《續資治通鑒·宋理宗紹定二年》:“請申飭監司、郡守,自今所屬闕官,以次攝事,勿得差非見任官。”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書·篷窗隨錄》:“ 籜石 請釐正 堯陵 兩疏,最為迂宂。奉旨申飭,可不録。”
(4).斥責。《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元普 ﹞遂將眾管事人一一申飭,并妻姪 王文用 也受了一番呵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三回:“學院惱了,傳了 彌軒 去,當堂核對筆跡,對明白了,把他當面痛痛的申飭一番。” 郭沫若 《斷斷集·<資本論>中的王茂蔭》:“ 王茂蔭 在嚴受申飭之后的第四天被調為兵部右侍郎。”
成語(Idiom):申飭
發音(Pronunciation):shēn c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申飭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指的是向上級申請或請示。它表示一個人向上級請示或申請某事,以獲得批準或指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申飭是由“申”和“飭”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申”字表示向上級請示或申請,而“飭”字表示得到批準或指示。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向上級請示或申請,以獲得批準或指示的過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申飭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下屬或普通人向上級請示或申請的情景。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在工作或生活中向上級請示或申請某事的場景。例如,在公司中,一個員工需要向上級申請調休,他可以使用申飭這個成語來描述自己的行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申飭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場。在古代,官員需要向上級請示或申請某事,以獲得批準或指示。申飭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行為衍生而來的,用來形容官員向上級請示或申請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申飭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向領導申飭了一下午,終于得到了調休的批準。
2. 學生們需要向校長申飭,才能組織一次校外活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申飭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向上級請示或申請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申飭這個成語,還有許多與請示、申請相關的成語,如“請示”、“申請”等。可以進一步學習這些成語,以擴大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向老師申飭了一下午,終于得到了參加班級活動的批準。
2. 初中生:他向校長申飭了一天,終于得到了參加比賽的許可。
3. 高中生:我向學校申飭了一周,終于得到了組織社團活動的批準。
4. 大學生:我們向學院申飭了一個月,終于得到了舉辦學術講座的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