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禁
基本解釋
指禁止外國人到 中國 邊地通商和 中國 人到境外經商的禁令。《宋史·外國傳一·夏國上》:“更新邊禁,要以違約則罷和市。”
邊禁(biān jìn)
發音:biān jìn
基本含義:邊境的禁令或限制
詳細解釋:邊禁是由“邊”和“禁”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邊指邊境,禁指禁令或限制。邊禁的意思是指對邊境地區的限制或禁令。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對邊境地區的嚴格管理,以及對邊境地區的出入限制。
使用場景:邊禁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邊境地區的嚴格管理或對邊境地區的限制。它可以用在描述國家對邊境地區的禁止通行、限制活動等方面。
故事起源:邊禁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邊疆管理制度。在古代,為了維護邊境的安全和穩定,國家會對邊境地區實行嚴格的管理,包括限制通行、禁止活動等。這樣的管理制度被稱為“邊禁”。
成語結構:邊禁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結構簡潔明了。
例句:
1. 由于邊禁的限制,這個邊境地區的人流量大大減少。
2. 政府對邊禁的管理非常嚴格,禁止任何非法活動。
記憶技巧:記憶邊禁這個成語可以通過聯想“邊境禁止”。將“邊禁”與“邊境禁止”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如果你對邊境地區的管理制度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邊疆管理的歷史和演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政府對邊禁的管理非常嚴格,禁止非法人員進入邊境地區。
2. 初中生(13-15歲):由于邊禁的限制,這個邊境地區的經濟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3. 高中生(16-18歲):我們應該加強邊禁的管理,確保邊境地區的安全和穩定。
4. 大學生及以上:在國際關系中,邊禁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